近日,记者来到工程建设现场,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座外型宏伟、大气磅礴,充满着现代化气息的新馆。从空中俯瞰建筑,新馆走向类似于字母“A”。在新馆周边,小工们正分散于各个点位种植绿化。
“室内装修已基本完工,电路、消防等设备正在调试,市政绿化也已经基本成型。”市档案馆新馆建设工程项目负责人庞林贵介绍道,目前施工中最大的阻力,就是受天气影响,周边道路施工进度有所滞后。
在庞林贵的带领下,记者踏进新馆大门,只见大厅的装修已基本成型,室内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令人耳目一新。大厅房顶上,悬挂着数盏羊皮灯,天花板则是一整面“雕刻风”,上面印有玉环档案馆的由来及发展简介,每个文字被写成隶书刻入方格,排列成序。在墙壁等区域,还加入了屏风、祥云瓷砖等元素,营造了浓浓的“中国风”。
庞林贵告诉记者,这些都是他们邀请设计公司专门制作的,为的就是让市民一进大厅,就能直观地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文化气息。
“此外,我们还在大厅制作了一面浮雕背景墙,通过图案体现玉环海岛元素,展示玉环的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。”庞林贵说,目前,背景墙正由专门制作团队赶制,争取这个月安装完成。
参观的脚步不停歇,随着庞林贵一路指引,记者来到大厅左侧的查阅大厅,“以后,这里就是为市民提供档案查阅服务的区域了。”指着已经装修完毕的大厅,庞林贵说,该区域是体现新馆承担社会服务功能的一大亮点。原本,旧馆因为场地受限无法提供的服务功能,新馆基本上都能满足。
据了解,档案馆新馆不仅设置了公共服务用房和展厅,还设有档案库房、档案机房等,建成后将成为一处集档案安全保管基地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档案利用服务中心、政府信息查阅中心、电子文件管理中心功能“五位一体”的综合服务型档案馆,可满足我市未来30至50年的档案发展需求,有效改善我市档案管理和利用条件,更好地发挥档案服务社会民生的重要作用。
工程顺利推进的背后,离不开多方全力支持和配合。新馆自2017年9月开工建设以来,玉环经济开发区及相关部门以“五心”“妈妈式”服务推进“两抓”年工作落实,尤其是作为承接项目单位——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。
该局由其下属科室公建中心专门负责项目的协调与对接,在这支特殊的小分队里,不乏许多80、90后“新面孔”,这也是他们第一次集体“练兵”。
“市档案馆新馆建设工程是我们中心成立后第一个要交付的项目,因此大家都特别重视。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建中心副主任孙迪说,无论是项目前期审批、政策处理,还是与施工单位对接,他们全程都在为项目推进保驾护航。
“接下来,我们将抓好市政绿化扫尾工作,做到高标准建设、高效率推进,争取在6月中旬完工,并保证其顺利验收,争创质量、安全、技术、运行一流的优质工程。”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委员张志文说道。
(王敬/文 沈思维/摄)